任何含碳原料几乎都可用来制造活性炭。用于制造活性炭的原料主要有植物性原料(如木材、果核、果壳、棉花秸和蔗糖渣等)、矿物原料(如煤沥青和石油沥青等);废弃物(如塑料废品、橡胶废品和动物骨血等)、合成纤维材料(如聚丙烯等)和合成纤维材料(如聚丙烯腈纤维、黏胶基纤维和沥青基纤维等)。
根据生产所用原料,目前我国主要活性炭品种有木质活性炭、煤质活性炭、果壳活性炭和纤维状活性炭等。
按活性炭形状分类可将其分为粉状活性炭、颗粒活性炭和纤维状活性炭。粒状活性炭又分为不定形炭和成形炭。其中,不定形炭又称为破碎炭,其代表性破碎炭为椰壳炭,粒径一般为2.36 - 0.50mm;成形炭主要有柱状炭和球形炭。
按活性炭制法分类可将其分为药品活化炭(化学炭)、气体活化炭(物理炭)和混合法活化炭(如用气体/药品活化炭)。工业上主要使用的活化药剂有氯化锌、磷酸和硫化钾等,粉状活性炭多用ZnCl2活化法制得。气体活化法通常使用水蒸气、C02等活化气体,粒状活性炭多用气体活化法制得。
按活性炭用途分类可将其分为水处理炭、药用炭、味精炭、糖用炭、工业炭、气体净化炭和催化剂载体炭和液相吸附炭等。
活性炭用于水处理时,主要是10nm以下的中孔和微孔在起作用。其中,粉末活性炭直径1 - 20nm的细孔多,粒状活性炭粒径10nm以下的细孔多,椰壳炭3nm以下的细孔多。
国家标准GB 12495-90规定了国产活性炭型号命名,按照规定,活性炭型号命名是用汉语拼音字母和一组或二组阿拉伯数字表示。例如,MWY15表示煤质原料、经物理活化、直径为1.5 mm的圆柱状活性炭(原太原新化8#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