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倍EMC(中国体育)-官方网站

事关水价!莒南征求意见→-易倍体育官网登录入口
联系电话 0563-4750968
  • 栏目幻灯二
  • 栏目幻灯一
  • 最新公告:
    市场在变,易倍体育永远不变...
    热门分类: 第一系列 | 第二系列 | ......>>更多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事关水价!莒南征求意见→添加时间:2024-11-15

      近日,县发改局发布通知,对《关于深化落实水价机制改革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实施方案》明确了我县水价机制改革明确我县水价机制改革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其中,重点任务包括5个方面16项:

      1.落实“准许成本+合理收益”定价要求。以促进节约集约用水、保障供水工程和设施良性运行、扩大水利工程融资规模为目标,推进“准许成本+合理收益”定价要求落实,逐步建立补偿成本、合理盈利的价格形成和动态调整机制,水利工程权益收益率按前一年国家10年期国债平均收益率加不超过3个百分点核定。鼓励有条件的水利工程实行供需双方协商定价。(县发改局牵头,县水利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易倍体育平台 易倍网址

      2.探索建立“两部制”水价机制。对新建水利工程和具备条件的原有水利工程供水,逐步推行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制度。基本水价按照补偿工程基本运行维护费用、合理偿还贷款本息的原则核定,一般不得超过综合水价的50%。(县发改局牵头,县水利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快推进区域综合水价改革措施落地。以促进节约集约用水、保障供水工程和设施良性运行、扩大水利工程融资规模为目标,加快推进我县水利工程供水原水费收缴到位。将陡山水库、石泉湖水库、相邸水库、大山水库、龙山水库、龙潭湾水库、刘大河水库7处地表水源纳入莒南县水资源监管与运营一体化平台,由水利部门进行统一管理、统一配置,监督县润源水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地表水源原水费收缴工作;财政部门统筹做好原水费收缴资金的使用与监管,保证严格用于水利工程运营维护和水源地保护。(县财政局、县水利局、县住建局、县发改局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4.终端计量水价制度。按照经济适用、满足取用水管理和计量收费的原则,采取群众易于接受的测水、量水方式和方法,加快完善计量体系建设。新建、改扩建工程要同步建设计量设施,尚未配备计量设施的已建工程,要分期分批改造,实行农业灌溉计量水价。按照作物类型,实行差别化农业水价制度,规范农业用水水费收缴行为,合理引导农户树立节水意识。(县水利局牵头,县农业农村局、县发改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5.分类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农业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计划)管理,定额(计划)内用水全面执行农业用水终端水价,并逐步利用节水腾出的空间,将农业终端水价总体提高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坚持“多用水多付费”,落实农业用水超定额(计划)用水实施累进加价制度:以定额(计划)内用水量为基准,对实际用水量超过定额30%(含30%)以内的部分按核定相应农业水价的1.5倍收取;实际用水量超出定额30%以上的部分,按相应农业水价的2倍收取,促进农业节水增效。探索引导规模养殖场加快节水改造和建设,推广节水型畜禽养殖技术和发展模式。(县水利局牵头,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6.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制定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办法,调动农民参与改革、实施节水的积极性。在完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与节水成效、调价幅度、财力状况相匹配的农业用水精准补贴机制,确保总体不增加农户定额(计划)内用水支出,保障农户合理用水权益。建立易于操作,农户普遍接受的奖励机制,对积极推广应用工程节水、农艺节水、调整种植结构,取得明显节水成效的农业用水主体给予奖励。(县财政局牵头,县发改局、县市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7.农业水权转让改革。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2024年年底前,农业灌区实现取水计量收费。在满足区域内农业用水前提下,推行节水量跨区域、跨行业转让,提高节水效益。(县水利局牵头,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8.城镇居民阶梯水价改革。在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用水需求基础上,建立健全激励提升供水质量的价格形成和动态调整机制。2025年年底前,根据我县居民阶梯水价执行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进一步调整城区自来水居民阶梯水量、水价,保持居民用水第一阶梯价格稳定,适度拉大分档级差,基本水价按不低于1:2:4比例核定。(县发改局牵头,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水利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9.非居民用水超定额(计划)累进加价制度。从严核定下达用水计划,提高加价标准。公共管网用水单位超定额(计划)用水的,除据实缴纳水费外,还应缴纳超定额(计划)加价水费,超定额(计划)的数量10%(含)以下的部分,按照水价的1倍缴纳;超定额(计划)的数量10%至30%(含)按照水价的2倍缴纳;超定额(计划)的数量30%以上的部分,按照水价的3倍缴纳。非居民用水定额水量和计费周期,由城镇公共供水业务主管部门按照国家和省相关规定进行核定。实行超定额(计划)用水累进加价随水费一并计收。加价收入应纳入同级财政管理,本着“取之于水,用之于水”的原则,主要用于管网及户表改造、完善计量设施和水质提升等支出;也可用于对节水成效突出的企业进行奖励,用于企业节水技术改造、节水技术工艺推广等。(县水利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财政、县发改局及各供水经营企业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10.“两高”(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加价政策。2025年年底前,炼化、焦化等“两高”行业超过单位产品(产值)能源消耗限额标准或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用水单位,超定额(计划)加价标准较一般用户再增加1倍。对特种用水行业用水超定额(计划)加价标准较一般用户再增加2倍。(县发改革局牵头,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水利局、县生态环境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易倍体育平台 易倍网址

      11.差别化水价政策。2025年年底前,将差别化水价加价行业范围扩大到所有淘汰类、限制类和“亩产效益”评价D类企业,用水价格按高于定额(计划)水价3倍标准核定,建立差别化水价纳入和退出机制,促进工业节水减排。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应及时将“亩产效益”评价结果传达至各专营单位,协助做好加价收费工作。(县发改革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12.建立城乡用水节约奖励制度。实行超定额(计划)用水累进加价和差别化水价形成的收入主要用于开展节约用水工作,可提取20-30%奖励节水成效突出的企业,促进企业节水技术改造、节水技术工艺推广。(县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水利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13.完善公共管网供水定价管理。积极推进农村自来水建设,纳入城市管网延伸工程和“千吨万人”以上工程供水,严格按照我县农村公共供水价格标准开展水费收缴。供水企业要加强与转供单位的沟通协商,保障终端水价统一;同时,加快农村“一户一表”改造进度,为全面推行阶梯水价创造条件。供水不足“千吨万人”的联村供水工程,可以实行协商定价;农村居民自筹自建、单村供水工程的供水价格,由供水主管部门指导村民与供水方协商确定。(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水利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14.加大城镇再生水利用力度。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再生水利用设施,将再生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建立再生水利用制度体系和激励机制,加快完善再生水供给、输配、利用、计量、监测等基础设施,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再生水利用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坚持行业监管与激活市场并重,构建“制度健全、设施完善、监管有力、运营高效”的再生水利用格局,充分发挥再生水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再生水价格由供需双方按照优质优价的原则协商确定,实行价格累退。对具备再生水供应条件的工业园区,提高再生水使用比例,高耗水企业冷却循环再生水使用比例不得低于20%,并逐年降低生产用原水和自来水供应量。推动园林绿化、道路清扫、消防及生态用水等公共领域使用再生水。(县水利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生态环境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发改革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15.强化排污者付费措施。坚持“污染付费、公平负担、补偿成本、合理盈利”的原则,严格落实污水处理费收费政策;综合考虑水污染防治形势和经济社会承受能力等因素适时开展调整,使污水处理费标准逐步覆盖污水处理设施运营和污泥处理处置成本并合理盈利。2030年年底前,达到城市污水处理费标准与污水处理服务费标准相当。污水处理排放达到一级A或更严格标准的城镇和工业园区,要相应提高污水处理费标准。公共供水企业应当按规定如实向城镇排水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申报售水量和代征的污水处理费数额。使用自备水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规定时限如实向城镇排水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单位申报用水量(排水量)和应缴纳的污水处理费数额。(县发改革局、县财政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16.推动污水处理服务费市场化改革。支持通过招投标等市场竞争方式,以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置成本、污水总量、污染物去除量、经营期限等为主要参数,形成污水处理服务费标准。鼓励将城乡不同区域、规模、盈利水平的污水处理项目打包招投标,促进城市、建制镇和农村污水处理协调发展,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县发改革局、县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