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概念被首次明确提出。同年12月,三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到2025年,我国要建成100座能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为落实《实施意见》,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开展遴选工作,以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太原市城南污水处理厂位于小店区嘉节村以东,在南环路高速公路北侧绿化带内,西起平阳路,东至体育路,南延之后的长治路将整个厂区分为两个部分。全厂日处理污水能力20万吨,服务范围78平方千米,服务人口约80万。其出水执行山西省地方标准,达到三项V类水标准,为改善汾河流域生态环境和太原市节能减排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自2021年起,太原市城南污水处理厂开启了创新升级之路。该厂被划分为多个标准化的工艺单元,每个单元都设定了明确的巡视要求、故障库及解决方案。通过引入先进的管理系统,各生产角色得以紧密串联,实现了运营的精细化和管理的量化,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更确保了污水处理的稳定和高效。
在技术创新方面,太原市城南污水处理厂同样不遗余力。人机交互系统的引入,为水厂的运行人员提供了强大的决策支持。通过智能化的数据分析和预测,运行人员能够更准确地判断水质状况,及时调整处理策略,从而实现了管控效能的显著提升。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降低了可运营成本,更使得厂区的电药费用同比下降了5%以上,年节约成本高达300万元。
此外,太原城南污水处理厂也是由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认定的全国首批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面向社会公众进行开放的单位。作为山西省环保设施公众开放试点,太原城南污水处理厂始终秉承“让更多市民理解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的责任和意识,通过身临其境的现场体验方式,积极向公众介绍城市污水处理原理及特点,植入污水处理在城市人居环境改善、综合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作用,从而强化公众环境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