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全程实现智能化、数字化,成品出库合格率达100%。产线用水循环利用,“污水”妥妥养上了金鱼——
10月10日,记者走进位于东西湖区径河街的荷贝克电源系统(武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荷贝克”),探访这家绿色环保企业主导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的奥秘。
走进偌大的电池装配车间,仅有数名工作人员在监控设备,装配流程均由自动化设备完成。
这条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智能化生产线,每个工序均能自动在线检测,所有数据实时采集并自动上传至生产执行管理系统。
2005年落户东西湖的武汉荷贝克,是欧洲电池厂商荷贝克德国在中国投资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是其亚太地区生产基地。公司产品和服务应用于动力电源、后备电源、可再生能源、列车电源,年生产能力达100万支单体电池,其中30%供应亚太地区、德国及其他欧洲国家,公司年均销售额超过10亿元。
“伴随产能提升,如何解决生产管理和能耗控制问题,变得愈发突出。”2019年,武汉荷贝克启动为期5年的数字化转型项目。公司IT部经理、数字化转型项目小组组长杨熠介绍,荷贝克先后投资1.2亿元,更新铸焊、包板、热封等生产装备与短路检测、气密检测等检验装备,产线应用了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技术。
软件方面,武汉荷贝克引入并整合排程系统、电子供应商管理系统,打破云服务限制,实现了生产排程的精细化和生产管理的高效化,确保了产品数据的可追溯性,并有效串联了上下游供应链环节。
“产量提升30%,生产效率提高25%,每年可节约运营成本约1000万元。”杨熠介绍,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效益显著。
以焊接为例,改造前,5名工人10小时班产400支;改造后,仅需1人操作,10小时班产提升到800支。产品合格率方面,改造前最高为97%,改造后提升至99%左右。检测线可自动完成不合格品回收,确保成品出库合格率100%。
中国智能化生产车间案例,被荷贝克集团应用于波兰工厂,打造欧洲基地智能化工厂。
“我们将进一步优化生产、管理数字化集成度,实现数据在各环节无缝流转与高效利用。”杨熠介绍,武汉荷贝克正持续加大机器人技术应用,提升产能与效能。
在污水处理车间,有一个巨大的鱼缸,10余条金鱼在水中欢快地游动。鲜为人知的是,鱼缸用水竟是工厂污水循环利用而来。
武汉荷贝克首席运营官朱恒平介绍,公司打造的自动化污水净化循环系统,每天可将170吨污水回收净化用于生产,占日排放量的78%。这套系统终端由相关管理部门联网监控,相关指标均低于控制标准。
朱恒平表示,荷贝克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始终坚持创新发展理念,不断提升产品环保性能。通过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材料,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为用户提供更加高效、环保的能源解决方案。
如今的武汉荷贝克,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电池百强企业,被工信部授予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跻身武汉市环保先进企业行列,连续多年被评为东西湖区绿色环保企业。
“通过智能化改造,带动传统电池制造业转型升级。”朱恒平表示,武汉荷贝克走绿色发展之路,加速了国内电池制造业智能化进程。公司将加大在人才培养和引进上的力度,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