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态环境部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柠檬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9430—2013)修改单、《淀粉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1—2010)修改单、《酵母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2—2010)修改单(以下简称“三项标准修改单”)。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有关负责人就三项标准修改单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答:随着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和第三方治污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工业废水经预处理后排入下游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处理的间接排放模式已成为主流。柠檬酸、淀粉和酵母工业属于(农副)食品加工业,三个行业的废水具有可生化性较好的特点。按照现行排放标准规定,企业需采取措施将废水中化学需氧量大幅削减,达到间接排放要求方可排入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造成碳源浪费;下游污水处理厂为提高脱氮除磷效率,实现达标排放,需要额外补充碳源,使得污水处理成本增加。
三项标准修改单明确了柠檬酸、淀粉和酵母工业企业可与下游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协商约定间接排放浓度限值的规定,一方面,上游企业可降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成本;另一方面,下游污水处理厂可节约碳源购买成本,提高脱氮除磷效率,稳定发挥减排效益。
一是针对现行标准间接排放管控要求与第三方治污模式不匹配、减污降碳不协同等情况,增加允许企业与下游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协商约定间接排放限值的规定。
二是增加自行监测、污水排放口规范化、信息公开等要求,同时更新监测方法标准,有利于修改单落地实施。
答:一是做好政策解读和指导帮扶。生态环境部门加大宣贯培训力度,积极回应舆论关注热点,及时解决标准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指导柠檬酸、淀粉和酵母工业企业和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单位协商约定间接排放浓度限值,规范签订书面合同,推进第三方治污模式健康发展。二是严格执法监督。生态环境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书面合同约定,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相关行业绿色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需求在改善 制造业PMI连续三个月站上荣枯线年美股绿盘收官:纳指涨28.64%,英伟达涨超170%
【预告】1月3日南方教研大讲堂第137场(综合实践活动专场)——推进“教联体”协同育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2025,愿教育之光照亮前行的远方!30位成都校(园)长送来新年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