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恩兴)7月24日,路桥区西部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一体化建设项目现场,轰鸣的机械声此起彼伏,呈现出繁忙而热闹的施工景象。在污泥处理车间区域,头戴安全帽、身着汗湿工装的工人们,正全神贯注地弯折、绑扎着钢筋。
据悉,该污水处理项目估算总投资9.13亿元,将在路桥城区西侧新建1座西部污水处理厂,总规模为9万吨/天,近期建设规模为6万吨/天,其中厂外配套进水总管总长约7.45千米,主要服务范围为桐屿西片区、桐屿东片区、中央山北片区、凤栖未来社区和螺洋南片区。
“项目是3月底开工建设,目前桩基工程顺利完工,已经完成投资额1.2亿元。”路桥污水公司副经理潘太慧站在施工图前,指向繁忙的作业面,“现在50多名建设者正全力攻坚厂区基础工程施工。”
项目有序推进的背后,还有好服务为建设提供“硬支撑”。该污水处理项目是我区落地的首个“多评合一”项目,原本像环评、排污口设置等需要“分头跑、挨个审”的环节,如今被整合为一本综合报告。审批改革让企业时间成本缩短45天,资金成本降低4万多元。
为应对夏季高温,项目部合理调整施工时间,项目实行错峰作业,在正午高温时段按下“暂停键”。并为工人发放藿香正气水、风油精、饮料等防暑物资,让工人们在施工间隙可以避暑小憩,确保安全与质量“双保险”。
潘太慧说:“项目建成后将完善我区污水系统布局,不仅补齐了再生水利用和污水处理的短板,更将极大增强污水系统整体韧性,满足我区不断增加的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需求。”